|
母親的美麗與哀愁:談乳房下垂(上)──造成原因 〈陳志軒醫師〉 |
|
之前我們曾討論過,關於產後身形改變的問題,個人私心認為(因為筆者從住院醫師時代就著重於乳房手術),產後乳房胸形改變及下垂,是我心目中產後問題的第一名,雖然之前電視節目曾進行投票,排名只排在第五名……
如何檢視乳房是否下垂及下垂程度?
最早提到乳房下垂的文獻是在1976年,到目前有許多分類方法,筆者個人喜歡用最簡單的分類方法。
各位知道嗎?對乳房最重要的一條線,其實是乳房下緣的線條,我們稱之為「乳房下緣線(IMF, inframammary fold)」,會以其為基準線來衡量是否下垂:
(1)乳頭位置若高於乳房下緣線,代表乳房沒有下垂的狀況;
(2)乳頭若和乳房下緣線平高,表示有輕微的下垂(Gr.I);
(3)乳頭若是低於乳房下緣線,表示有中度下垂的狀況(Gr.II);
(4)若是乳頭在整個乳房的最低點,就是最嚴重的等級(Gr.III)。
乳房下垂對於女性魅力會有影響嗎?聽起來應該蠻直觀的答案,在2017還有醫學文獻做了一個評估,在Poland和Papua請男士評估女性的乳房形狀(下垂)是否會影響女性的吸引力,結果得到肯定的答案!得到的結果數值在統計學上是有意義的,乳房形狀和女性魅力呈正相關,真是又誠實又令人悲傷的研究呀!
哺餵母乳並非造成乳房下垂的危險因子
很抱歉,現今的研究還沒有一個最終定論,但是有許多危險因子(risk factor)被記載下來。但是,我必須要為「哺餵母乳」(Breastfeeding)說句公道話──哺餵母乳眾所皆知對於嬰兒有好處,而且在2008年的研究裡,哺餵母乳之於乳房下垂,並非一個危險因子!
在這篇研究裡面,研究人員還特地把「有哺餵母乳」和「沒有哺餵母乳」的媽咪分成兩組比較,結果你猜到了嗎?「餵母乳=乳房下垂」這件事情居然沒有發生,反而很明確的說出「餵母乳並不是造成乳房下垂的危險因子」,這叫我的舊腦袋情何以堪。
到底為什麼會造成乳房下垂呢?
經邏輯回歸分析,發現年齡,體重減輕顯著(50 lbs)史,懷孕史,懷孕次數,較高的體重指數(BMI),孕前較豐滿的胸部罩杯大小,以及吸煙史,上述皆是導致乳腺下垂的重要危險因素。
母乳餵養史(Breastfeeding history),以及妊娠期間體重增加和缺乏規律進行上身運動(Upper body exercise),均未發現是乳房下垂的重要危險因素。
至於知道懷孕時,有沒有辦法預防乳房形狀改變?很遺憾的……也是沒有。
我們可以試著分析看看,由前述看到影響乳房下垂的危險因子是:
(1)年齡:沒辦法改變。
(2)體重顯著減輕史: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沒有辦法改變。
(3)懷孕史:這就是說,只要知道懷孕後,媽咪們就要跟自己的乳房say sorry了……
(4)懷孕次數:這個可以怪室友嗎?
(5)BMI:高的BMI值,真的帶給人類許多不利影響
(6)懷孕前胸圍較大:這該怎麼選擇呢?是要選胸大,還是選下垂……
(7)抽煙史:終於怪不了別人了!
進一步了解孕期乳房下垂的原理
既然如此,在懷孕期間,能夠做些什麼來避免胸部下垂嗎?很遺憾的,答案依舊是沒有……
筆者認為,造成乳房下垂的機械因素(mechanical),是皮膚和韌帶鬆弛。乳房構造中,「庫珀氏韌帶(Cooper’s ligament)」是乳房最重要的懸吊系統,是支撐胸形、維持挺度的重要韌帶。懷孕過程中,乳房的皮膚及懸吊韌帶(庫珀氏韌帶),會由於懷孕充血而承受的壓力增加,因而造成它們鬆弛,可能是造成乳房下垂的原因;就像氣球充飽氣體後,如果把內含的氣體放掉,氣球的皮會鬆弛一樣。
懷孕期間的身體轉變,讓女性充滿母親的溫暖光輝,至於惱人的乳房等身形變化,就請放心和醫師討論對策,交給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陪伴妳找回更多自信,也讓自己更健康又舒適!
閱讀下篇 ▶ 母親的美麗與哀愁:談乳房下垂(下)──治療對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