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羊水細胞必須透過羊膜穿刺,在超音波導引之下,醫師會將一根長針穿過孕婦的肚皮、子宮壁,進入羊水腔,抽取足夠檢測的羊水量,懷孕17-18週是羊膜穿刺的最佳時機。
小於16週的話,羊水量較少,羊膜穿刺的困難度較高;而週數太大時,抽取出的羊水細胞因老化,細胞較難培養。
一般抽取20c.c左右的羊水,佔整體羊水量不到5%,因此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臨床指南指出,羊膜穿刺所導致的胎兒流產機率約為3/1000 (ACOG Practice bulletin, 2007)。
事實上,大約有1-2%的新生兒會有某些先天缺陷,但染色體檢查是沒有辦法診斷出來,任何的醫學檢測都有其限制,並無法涵蓋所有問題;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可以透過眾多檢測,以降低許多疾病風險,即為風險管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