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骨科】不是50歲才會有五十肩🖐🏻

大家是否玩過一個挑戰──
「雙手一上一下往背後互勾,之後換邊」
如果無法達成
就代表那側肩膀可能有 五十肩

這個簡單的小測試
雖然無法直接斷定有五十肩
卻可以拿來檢視肩關節可動程度
太過受限就表示可能發生沾黏囉☝🏻

禾馨親子骨科陳乃綺醫師 提醒
困擾大家的五十肩
並不是超過50歲才會得到喔😟
臨床有統計好發族群及典型症狀
大家不妨自我檢視一下
如果感到不舒服或生活困擾
都可以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協助
透過復健、藥物或手術
恢復靈活自如的健康狀態❗

--------------------------------------

🙋🏻‍♀️何謂五十肩?
五十肩正式疾病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顧名思義是一種肩關節囊發炎增厚
導致沾黏而活動受限的狀況

🙋🏻‍♂️五十肩因何得名?
常見於女性
好發於40-60歲左右的中年人
最常見年紀約為50歲上下,因而得名
但即便是年輕人,也很有可能罹患此疾病

🙋🏻‍♀️肩膀痛到底是不是五十肩?
如果有很明顯的活動受限及疼痛
就要特別小心很有可能是五十肩
通常典型症狀有:
(1) 難以將手臂舉過頭頂
(2) 難以將手臂伸向背後

🙋🏻‍♂️哪些狀況容易罹患五十肩?
👉🏻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等
👉🏻之前該側手臂有受傷
👉🏻中風、心臟病
👉🏻長期活動度低

🙋🏻‍♀️ 如何治療五十肩?
治療目標是減少發炎並防止肩膀變得僵硬
抗發炎藥物局部類固醇注射 
有助緩解疼痛且需要配合復健改善
而2025年最新的大型研究指出
肩胛上神經阻斷與復健或局部類固醇注射相比
疼痛指數及肩膀活動度能有更好的改善
少部分保守治療不佳者,則可考慮 手術治療

👩🏻‍⚕️ 禾馨親子骨科陳乃綺醫師 👩🏻‍⚕️
醫師介紹👉🏻https://reurl.cc/kMa65n
預約掛號👉🏻https://reurl.cc/O5jO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