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陳奕成醫師
Q:我的孩子是否屬於肥胖範疇?
A: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作為兒童及青少年過重及肥胖的檢定方法,但不是以BMI的絕對數值,而是以BMI在各個性別年齡的百分位數值:
● BMI 值在 85 百分位以上為過重 (overweight)
● BMI 值在 95 百分位以上為肥胖 (obese)
● BMI 值在 95 百分位切點值的 120% 以上為極度肥胖 (extremely obese)
Q:孩子是否有基礎疾病,或潛在的健康風險與肥胖有關?
A:過去疾病史: 如先天異常、發育遲緩、染色體異常、先天基因或代謝疾病、內分泌疾病;是否長期使用藥物:中西藥、保健食品等,都可與兒童肥胖有關。
另外在孕期至出生後的兒童發育階段,有兩種父母的因素可能與肥胖相關:(1) 胎兒與幼兒發育期的營養不良,胎盤功能不良等環境因素,日後可能增加肥胖的機會 ; (2) 孕婦肥胖、孕婦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父親肥胖也都可能影響兒童早期脂肪堆積。
Q:肥胖在兒童時期是否會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A:兒童肥胖是一個複雜的健康議題。首先,肥胖是高血壓、 高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此外,肥胖也會增加葡萄糖不耐症、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同時也可能會造成呼吸的疾病,如導致氣喘或惡化已有之氣喘、睡眠呼吸中止 (sleep apnea)。在肢體方面可能產生腳部結構異常、關節問題與肌肉骨骼不適等症狀。在腸胃道方面,也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更可怕的是,肥胖的兒童於進入成年期仍經常持續肥胖,肥胖造成的身心理疾病仍會經常持續與惡化,長期甚至導致腫瘤疾病。
Q4:孩子的肥胖問題是否可能與遺傳有關?
A:目前的研究只找到一小部分的基因變異可能和兒童肥胖有顯著的相關。建議5歲前已極度肥胖、伴隨有遺傳性肥胖症候群的特殊症狀或有極度肥胖家族史的兒童,可以考慮接受基因檢測。
Q5:孩子的肥胖問題是否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
A:相關研究顯示,不健康的環境及不好的生活習慣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整體攝位因全球化和都會化的結果,已逐漸形成容易導致肥胖的「致胖環境」:飲食習慣改變,高熱量低營養的垃圾食物便宜又方便取得、學校內或家庭生活中的運動機會和運動量明顯減少、看電視和不活動的時間明顯增加。
Q6:需要採取哪些步驟來管理和控制兒童及青少年的體重?
A:兒童和青少年體重管理的基本原則與成年人大致相同(減少能量攝入量和增加能量消耗),但治療的主要目標最適合的介入方法各卻是大不相同,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超重的程度。結合膳食,活動和行為組成的介入措施,被認為是目前治療 18 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肥胖症的最佳方法。
除此之外,研究顯示也環境及心理因素會影響飲食行為及生活習慣,如何找出這些因子,並採取有效的行為介入方法,例如監督行為、控制誘惑、變更進食過程、支持與鼓勵、認知 重建等,也是維持長期減重、使下降的體重不再反彈的重要關鍵。也就是當有了良好的生 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更能長期維持減重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