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骨科】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醫生,寶貝好像有長短腳,走路還有點一跛一跛的

剛出生寶寶在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初期症狀不明顯,也很難在新生兒時期透過一般的身體檢查發現。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風險因子

1. 女生、第一胎、以臀位出生的嬰兒

2. 媽媽懷孕期間羊水過少

3. 相關家族史

 

外觀及徵兆

除了以上先天的風險因子外,在新生兒照護上,爸爸媽媽日常中可從外觀及徵兆留意

1. 使用包巾或揹巾時,需托住寶寶大腿,讓下肢有活動的空間,髖關節能夠自然屈曲、外展,避免呈現伸直的姿勢。

2. 檢查孩子是否腳長短不一

3. 下肢展開是否不對稱?其中一側張不太開或活動度差

4. 大腿皮膚皺褶不對襯

 

新生兒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生率,約每千人中有1至2人,把握出生三個月黃金治療期,治療方法會相對簡單

六個月內寶寶因為骨頭尚未骨化,無法照X光來確定其位置,透過#超音波 可以精確測量髖關節之角度,以作適當的介入。

 

早期檢查 把握黃金治療期

出生三個月的治療方法最容易效果最佳,僅須全天穿髖關節外展吊帶(Pavlik Harness),讓股骨頭維持在正確的位置,促使髖臼重塑,進而穩定關節,並透過定期追蹤,即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若等孩子接近一歲,則需要透過手術治療,過程便會變得較為漫長且辛苦。因此越早介入治療,療效越好,也期許透過超音波篩檢之下,能減少開刀的機會,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健康努力!

 

※醫師提醒,若未把握 出生三個月黃金治療期,恐怕會有長短腳、疼痛及早發性髖關節退化…等問題,一旦發現有異狀一定要盡速就醫矯正,讓寶貝快樂正常行走健康跑跳

 

禾馨親子骨科掛號:https://reurl.cc/jD4GAD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