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關閉
新生診療科別 禾馨診療科別
醫師團隊

楊濬光醫師

Chun-Kuang Yang, MD

【 學歷 】

  •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 經歷 】

  • 臺大醫院婦產部 住院醫師/總醫師
  • 新店慈濟醫院 婦產科 主治醫師
  • 慈濟大學臨床講師
  • 臺大醫院婦產科 兼任主治醫師
  • 英國胎兒基金會(FMF)透明帶測量合格醫師
  • 臺灣頸部透明帶合格認證

【 現任 】

  • 禾馨新生婦幼診所 婦產科 兼任主治醫師

【 專長 】

  • 周產期醫學、高危險妊娠、早產預防、子癲前症(研究)及妊娠糖尿病診治、基因醫學、高層次超音波、3D/4D 胎兒動態超音波、3D/4D子宮及卵巢重組掃描、各式產科手術

想說的話

我要向大家推薦最安全的接生模式:團隊接生。

產婦臨盆在即,總會問婦產科醫師一句話:「醫生,你會來幫我接生嗎?」

其實,以下這個問題才是重要的:「醫生,在我待產的過程中,你會全程照顧我嗎?」

為什麼才是重要?理由很簡單:生產的過程,接生那10分鐘最單純,只要寶寶出生的那一瞬間,醫師「不要把寶寶掉到地上」,牢牢的接住就算成功了!複雜的部分,其實是前面待產的那10幾個小時。

「產程不順的判斷」與「胎心音不穩定的應變」,是生產過程最關鍵之處。試想,如果產程不順而醫生沒有當機立斷,輕則產婦白痛數個小時,生產「吃全餐」,重則胎兒缺氧、子宮破裂、血崩等等嚴重併發症一一出現。而胎心音不穩定的當下,若沒有立即處理,恐怕會導致胎兒腦性麻痺等無法彌補的後果。

我接生過超過6000名寶寶,每一次的接生中,我不斷思索,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分娩的過程更安全。最後我發現,唯有參考歐美國家「團隊接生」制度,才是對母嬰最安全的模式。

目前台灣婦產科界普遍的習慣,是產婦在待產的時候,由護理師或是資淺的住院醫師來照護,等到最後再請主治醫師從門診或從家裡跑過來接生。也就是說,您在待產的過程中,主治醫師很有可能正專心看門診,或是正在家中熟睡。對產婦來說,這或許是有潛在風險的。

我當然明瞭媽媽期待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是那位看著寶寶成長十個月的產檢醫師來幫忙接。但是,除非產檢醫師不用吃飯、不需睡覺、不必看門診、也從不回家,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待在產房,否則,您無法要求產檢醫師,從您待產的那一刻到寶寶出生的10幾個小時,都可以全程照顧您。

於是,我們組成了接生團隊,來為您「團隊接生」。我們的團隊,都是專精於周產期醫學與高危險妊娠的產科主治醫師,都有豐富的接生經驗。更重要的是,在負責接生的時候,是不看門診,24小時守在產房,心無旁騖的只為寶寶與您的健康來把關!

心動了嗎?就讓我們的新思維,化作守護母胎的力量,希望您也能支持!